本文转自:苏州日报
苏州深入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
用法治与爱守护幼儿健康成长
□苏报记者 宋洁婷 苏报通讯员 苏育
今年是第14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,主题是“学前有法,善育有规”,恰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》(以下简称《学前教育法》)正式实施,标志着学前教育从“政策推动”,迈向“法治保障”的新纪元。近日,苏州各地各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《学前教育法》,统筹线上线下,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,共同推进学前教育“依法办学、依法治教”,为幼儿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基石,推动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凝聚法治共识,昆山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化
在第14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,昆山市积极行动,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凝聚法治共识,全力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。
在圆桌讨论环节,教师代表围绕《学前教育法》展开深度交流。他们结合法律条文研究解读,就科学有效的“幼小梯度衔接”及教师专业“可视化”路径探寻等话题热烈讨论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法律条文背后蕴含的智慧与力量,它是化解教育焦虑的钥匙,是重塑教师专业自信的支撑,更是联结家园的坚固桥梁。
畅聊体会活动中,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专业视角解读《学前教育法》。职业律师运用专业法律知识为学前教育保驾护航;社区民警强调要依法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,从安防建设标准化、联防机制常态化、数据管控动态化等方面提出要求;幼教工作者则聚焦保障儿童基本权益、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,呼吁关注每一个孩子,联结每一个家庭,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。
此外,各园所积极开展“知法于心,育幼于行”专题活动,以游戏为基本形式,支持儿童探索学习,让孩子们平等享有高质量的学习体验。家长们也参与到换位活动中,通过体验教师、保育员等角色,深入了解幼教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幼儿在园生活,助力法治教育理念落地。
多元展示交流,吴江探索法治教育融合之道
吴江区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,通过多元展示与交流,呈现法律指引下的实践成果,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方法与路径。
区教育局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开展《以法的精神守护童年》专题报告。王海英教授从国际立法视角出发,回溯法律立法脉络与初心,解读条文逻辑,帮助幼教同仁准确把握法律要义,号召多方凝聚合力推动法律落实,以法律为指南攻克行业难题,守护儿童成长。
长安实验幼儿园以《学前教育法》为指引,构建童趣探索的教育场域。幼儿以项目活动为载体,在科学探究、自然体验、文化融合等场景中实现经验的持续进阶与多元建构,并通过儿童自主办展,生动诠释“我的表达即成长”的教育理念,积极践行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“关注幼儿全面发展”的核心精神。
在思辨环节,园长与教师代表围绕“儿童立场”分享经验,提出课程需系统化、教师需规范化与专业化并重,并善用现代技术创新教育。区教育局也对后续工作进行部署,要求增强法治意识、坚守儿童中心、强化团队建设,为学前教育发展夯实根基。
集中学习宣传,姑苏提升落实效能与公众认知
姑苏区通过集中学习、落实宣传等举措,进一步提升《学前教育法》落实效能,增强公众认知。
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组织全区67所公、民办幼儿园集中学习,并对《学前教育法》出台的相关政策背景以及关注要点进行解读。同时,全区8个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也分别开展学习活动,如虎丘幼儿园发展共同体邀请律师讲解相关条款,从专业角度提醒老师们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的注意事项。各幼儿园也各自开展学习,有效提升了教职员工的规范意识和园所管理水平。
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在“知行润德”公众号开辟“贯彻学前教育法在行动”系列专栏,持续推送各共同体公、民办幼儿园贯彻落实《学前教育法》的做法,广泛宣传幼儿园在明确办园方向、规范办园行为等多方面的学习成果。
各幼儿园积极落实《保护区、姑苏区课程建设与管理三年行动计划》,挖掘姑苏地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,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,保障幼儿的游戏、生活和户外活动时间,杜绝“小学化”倾向,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和办园质量。
此外,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挥专业优势,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类社团走进社区,开展普法宣传活动。通过普法宣讲、亲子活动等形式,提升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法治意识,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关乎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,苏州各地各校将《学前教育法》作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,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,共同推动苏州市学前教育再上新台阶,为孩子们的幸福童年保驾护航!
亿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